我一直有在看綠角的部落格
他是一個外科醫師
而他的部落格卻以財經為主軸
講到投資
似乎每個人都有他的一套
而這本書綠角想告訴讀者的,其實就是他一直在部落格中提到的觀念
(所以看完了有點後悔…因為好像大部分東西都知道了)
在一開始的序就提到
“投資如開車,安全放第一”
對於投資,一般只會想到可能賺多少
但是很少人會想到,”可能賠多少”
銀行或是其他的金融業者並不會對這點多加著墨
可是,風險它依舊存在!
第一堂課 賺錢,從了解風險開始綠角希望讀者了解到,在擬定任何策略之前
一定要先評估風險的可能性
在高報酬的背後,往往伴隨著就是高風險
對於風險一定要小心再小心
第二堂課 不要冒沒有必要的風險“高報酬總伴隨著高風險”
但是,高風險並不一定伴隨著高報酬
相對於分散投資,就是集中投資
如果可以選到一隻明牌,短時間內資金可以翻倍在翻倍
真好!
但是集中投資的風險大,卻無法帶來較高的獲利
(書中有舉例)
所以綠角認為
分散投資(如:購買etf)是較好的方法
第三堂課 小心!解藥可能比疾病更糟為了一些沒有時間鑽研市場的人
所以有種東西叫共同基金
請專業經理人來操盤
看起來是個不錯的選擇
然而,根據統計
絕大多數的基金其成效都輸給大盤
因為沒人可以預測市場,與其想要擊敗市場,不如追隨市場
(=所以再次強調etf的好處)
加上一般基金其內扣費用和ETF往往都比較高(1%以上和1%以下的差別)
這些成本都是來自投資人身上
多花錢又不一定拿到比較好的報酬
所以ETF>基金
更糟糕的是
台灣的基金都是所謂的有佣基金
在購買基金的時候
銀行所收的手續費其實是佣金
因為手續費=購買金額的某個%數
這不是佣金是啥?
所謂的手續費應該是根據次數收費,怎麼會根據購買的金額收錢呢?
難道買一萬跟買十萬,買10萬的(對銀行來說)會花10倍的成本嗎?
也因此,綠角極力鼓吹在海外卷商開戶
不必讓台灣的銀行多撥一層皮,購買影子基金
可以透過海外卷商購買免佣的基金
(很多在台灣販賣的海外基金其實都有免佣版)
至於一些選擇基金的方法
“4433” “根據過去的績效選基金”
在書中綠角也提出批判
這些都只是銀行的技倆
根本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選出所謂的明星基金
對業者來說,只要能讓你的錢掏出來就是好方法
第四堂課 沒有投資時機這檔事簡單來說就是沒有人可以預測市場
所以綠角鼓勵定期投資
他舉了三種方法
定期定額,定期定股,定期定值
同時,他也舉出了定期投資的四大迷思
“定期投資保證賺錢”
“只有高波動市場適合定期投資”
“定期投資要適時停損停利”
“市場下跌需中止定期投資”
第五堂課 選擇投資市場的6個問題主要探討如何選擇投資市場,以及相關的比重
要注意的是,雖然近幾年新興市場十分火紅
(和美國,歐洲,亞太比較起來)
但如果時間拉長到1990
可以發現1990~2000這十年間,新興市場的報酬率並不亮眼
簡單來說
仍要依個人的風險承受程度選擇不同市場間的比重
第六堂課 短期與長期投資的差異短期投資要確保目標的達成(所以最好不要選波動大的標的)
長期投資則是風險與機會成本的平衡
(再次強調要正視風險)
第七堂課 投資人常犯的六個錯誤聽信明牌:沒人可以預測市場,有明牌早就自己吃
相信沒有根據的操作方法:如4433選基金法,停損停利,因為市場有風險,沒人可預測,這些方法禁不起驗證
不進行真正該作的停損:就是不要在買國內銀行賣的有佣基金,甚至應該直接捨棄內扣費用高的基金,選擇etf
看後照鏡投資:過去的績效不等於未來的成績,很多今年的前段班,明年就跌到後面去了
事後諸葛:後悔已經發生的事(比方說2008金融海嘯一開始的時候就該出場)沒有意義
沒賺到錢的策略就是錯誤:即使策略正確也不代表一定賺錢(市場充滿風險),但正確有邏輯的策略是必須的
第八堂課 投資不是一切投資的目的是達成個人目標
而不是跟他人比較高低
錢是工具,而非主人
在投資之餘應把握投資/消費之間的平衡
現在/未來之間的平衡
基本上這本書每頁的字比較少
絕大多數的內容都是他部落格一再陳述的內容
如果有定期追蹤的讀者應該可以不用買
不過若是對綠角這號人物還不熟的
建議找來讀讀
接受一下另一種觀念
不要再讓金融業者洗腦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