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其實不是個很會發號施令的人
就拿最近來說
同一個team有好幾個學弟學妹
雖然嘴裡說著要好好利用他們減輕自己工作上的loading
(臉上還要帶著邪惡的笑容!)
但事實上我是個很峱的學長
“快到中午吃飯時間了,還是不要call他們好了”
“既然人不在這裡,就不要call他們好了,不然還要跑來這邊被我凹 "
實在太對不起他們了”
結果搞到最後我自己把工作攬在自己身上
累個半死
然後也沒有半個人會感謝我…
翁sir下午跟整個team又說了貌似勉勵但我聽起來只是壓力更為沉重的一番話
要好好唸書是沒錯啦
我也知道我進入職場這段時間其實進步幅度並不大
但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又聽到他那麼說實在讓人高興不起來
也許這就是天才跟一般人之間的差距吧
為何你不需那麼在意聯準會與央行動向(Stop Watching the FED)
-
多年來,我看過許多立足於”央行接下來會怎麼做”的投資決策。最常見的領域就是債券。
2008金融海嘯當時,美國聯準會為了對付危機,把目標利率調到幾乎是零。到了2013已經維持五年的超低利率,看起來接下來一定會升息。所以出現
預期升息,所以要撤離債券的說法。
2022,聯準會為了對抗高通膨,連續升息。當時認為20...
2 天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